爱筝

朝闻道,夕死可矣!

卖油翁修炼过程中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古曲网上的古筝论坛里经常有人在讨论基本功和弹曲哪个应该占练琴的时间更多一点,基本功是不是重要。鉴于本新新手还处于原始社会,热衷于那些讨论的都是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热情高涨、要朝着共产主义进发的革命小将们,这样的问题对于我来说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俺现在这水平也就只能练练基本功。可是我练一晚上单托、单抹、单勾、大撮、小撮、颤音(都是一根弦一根弦单弹,没有曲调,也没什么指法变换)一点也不烦,很少会象革命小将们一样弹不了十分钟就受不了了。反倒是练曲子的时候觉得真是忙不过来呀。

以前觉得一分钟很短,通常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是弹琴以来觉得一分钟怎么这么长?!一个一分钟的曲子怎么有那么多小节?而且弹起来有那么多事,又要看谱、又要想指法、又要找弦、又要掌握节拍,忙得人晕头转向,根本没有功夫注意触弦的角度、力度了。能磕磕绊绊地把各个该弹的弦都弹到就不错了,节拍彻底没有,时常找错了弦,找对了的时候指法又不对,指法对了的时候指甲又贴弦滑过了,总之问题一箩筐。单独练指法的时候多好,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可以专心注意触弦的角度和力度,那才有点“弹”的效果。可是一弹起曲子来,指头们就都象醉汉一样,根本就是从弦上划拉着就过去了。有时候旁边的手指甲还碰到了弦,贡献一点噪音出来,象酒鬼拖在地上的酒葫芦叮叮当当地要弄出一点响声来,时刻提醒它的存在。就这样,现在还只练一只右手的弹奏,五根指头已经忙不过来了。恨不得一只手上长了二十一根指头出来,每根指头伺候一根弦,那就不用前后上下的捣腾来捣腾去了,省了多少力气!不过想象一下42根手指在古筝上忙活,真是一点也不美,倒有点恐怖电影的味道。上节课上老师说我单托、单抹、单勾还好,弹曲子的时候指法就走形了。其实我刚弹琴时,托、抹、勾、撮也都只有形没有神,手指都是轻轻地从弦上滑过去。练习了一段时间手指才有力度,可以成为弹了,音也慢慢显得干净、清脆了。于是清楚了学琴不能着急,基本功的进步---“无他,但手熟尔”。想想在节奏、指法变换、看谱等等其他的事情上也都是这样吧。等到一分钟不觉得那么长了,也就是到了“无他,但手熟尔”的境地,也就能够不那么急躁了。

网上还讨论说成人学古筝的问题之一就是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工作、家庭等)断断续续,比如象我这样搁了两年了才又有机会从新开始。这样很浪费时间,因为每次重新开始学都要一段时间热身才能达到上次中断时的水平,比一直持续的学下来事倍功半。可是我倒觉得各有利弊。成人这种断断续续的情况在客观上造成了“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的修炼条件,不得不在基本功上多花时间,多学几遍。我倒认为这样是好的。

反正现在也三十多了,学筝纯粹就是为了兴趣,不象小朋友一样有考级的压力啦、有peer pressue啦、要弹得好有利于升学啦……文艺女中年终于度过了那个前半生学习是为了生存的阶段,进入后半生学习完全是为了乐趣了。路上的风景哪一段都很好,干嘛要急急忙忙的赶路呢?俺们就先在这儿平心静气的托、抹、勾、撮着也不错呀。

被乐理困扰

从小的时候开始识字,到大了可以读书,短的也要几年,长的要十几年、几十年。且还不是说学会了认字,书就能读得懂了。识字和读书是两码事,识字只是读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认识了所有的字也不一定能读得懂书。当然要读懂书是必得识字的。

可是一个人只要耳朵没有缺陷、鼓膜能够被声波振动,可以不懂一点乐理也能被音乐打动。然而,让人苦恼的却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被什么东西打动的,以及如何被打动的。

前一种还好,有圣人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如果一个人不“识字”当然也就没有“忧患”了。可是后一种,圣人没有过总结,总不能说“人生忧患耳朵造的孽”吧。除去音乐还有许多基本的生存需要耳朵的存在,总不能为了不忧患而因噎废食。可是令人烦躁的是,音乐有时在那里骚扰人很久了,又没有一个“识字”“不识字”这样的替罪羊可以抓来做藉口。要回去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在那里骚扰人好像是一个比识字要难得多的过程。而更让人焦燥的是已经有“忧患”的结果在那里不停骚扰了,带着这个包袱去寻根究缘总是添了很多燥气,不能象“识字”->“读书”->“忧患”那么平顺自然。

当然,这也许是因为Permanent Head Damage的缘故。从graduate school毕业之后,我的脑子已经不适合非理性、非逻辑性思维了。

如果还要给自己一点微薄而虚弱的希望,相信已经permanent damaged head还能够进行非理性、非逻辑性思维和学习的话,就只好抱怨天气太热了,让人浮躁不安。

终于又找到组织了!!!

感谢google强大的搜索功能。6月6日去看了华盛顿筝乐团的演出,第一次见到了夏冰老师。前天去上了第一课,很高兴。这次终于能够长长久久的学下去了。

金庸的智慧

《天龙八部》中最厉害的人物之一天山童姥修习一种威力很大的武功---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这套武功非常厉害,却有一个不方便之处,那便是每30年,便需要返老还童一次。而返老还童的时候就武功尽失,要重新从头练起才能回复以前的功力。不过每一次返老还童之后,武功就会精进一层,越来越牛。

我实在是佩服金庸的智慧。他能够想得出这样一种武功,一定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来。学琴以来我就老想着这套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觉得要是有人能指点我在琴上练习这套武功一定大有裨益。因为连着放假、出差,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练琴了。重新捡起来的时候,一方面觉得手生,以前也弹得不好,可是现在连以前不好的学平也没有了;另一方面觉得式式都不精,哪一样指法都能弹,可是没有一个弹得好的,都很粗糙。以前练琴没有间断的时候就是一直不停得练下去,总是往前看,很少这样的体会。一旦停下来了,才觉得这儿也练得不好、那儿也练得不好,都应该从头来过!就像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要每30年返老还童一次一样。其实每次功力尽失和从没练过功、一点儿功力没有是不一样的。返老还童之后再从新练起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所以虽然练的功一样,可是每次返老还童之后功力又会精进一层。我虽然现在还没学了几天琴,也觉得应该返不怎么老还童一下,把这些浮躁、毛糙的指法都忘了,从新练起。

不过我想可能是成年人学琴的缘故吧,老师总是客客气气的,不好意思对我严格起来,而自己就越发地懒惰了。要是练琴上也有这么一种手段,象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一样,过一段日子就让人功力尽失一次,那该多好呀!

爱筝?癌症?

刚才去把这个blog加到随波逐流的link上,打字的时候输入“aizheng”,结果紫光给了个“癌症”!想想也挺对,这症状好像和癌症也差不多。

第一次清理琴

第一次把弦卸下来清理琴,然后再又上好,居然一根弦也没拧断。再次证明了BBS上看来的信息是biased。

我要做爱因斯坦!

我决定做爱因斯坦是公元2007年10月11日的事。这是多么豪迈而无耻的宣言呀!一个人脸皮厚起来就是耶稣降临也没希望拯救了。不过我要做的爱因斯坦是上小学时候的爱因斯坦,小学毕业以后的爱因斯坦俺就不去想了,如果下几个世纪有人能够做到的话也是人类的大幸了。

这个“崇高”的志向乃是拜瓜儿所赐。录了《笑傲江湖》之后寄给她,瓜儿回email说:“不错不错。就是




























有点不合拍......”。看了她这个comments,俺就很骄傲地发扬了爱因斯坦的小凳子精神(虽然那个极有可能是杜撰的)。回email给瓜儿,“给你听听我两个星期以前弹的,就知道那时候更不合拍,简直就是没有拍呀。现在至少已经进步了嘛。哈哈哈!”

在学琴这件事上偶要充分发挥脸皮厚的精神,象爱因斯坦一样不怕打击。:)))))))))